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即將隆重召開。回望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,我們看到,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,在中共湖南省委的堅強領導下,全省各項事業發展取得輝煌成就,美好的夢想照進現實,擬定的目標一一實現,老百姓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盈。從今天開始,本臺推出系列報道《答卷新湖南》,全面反映五年來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喜人成績。首篇聚焦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。

去年9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,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,要堅定不移把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。
創新加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。這五年,湖南重點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,帶動全產業鏈,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。上個月,全球最大上回轉塔機在中聯重科在常德塔機工廠下線,投入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--常泰長江大橋建設。
中聯重科副總裁 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公司總經理 唐少芳:技術的發展很快,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應用越來越廣泛,我們也將在智能塔機、無人塔機方面有所作為。
緊扣創新,這五年,工程機械、軌道交通、航空動力等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成為亮眼的國家名片。信創、新材料、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強勢崛起,今年前三季度,湖南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.5%,2020年這一數據為16%。先進制造業占規模工業比重逐年增加,對湖南經濟穩中提質起到重要作用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要有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,加快發展優勢產業,著力筑牢產業基礎,推動產業鏈現代化。

兩天前,上海金閶通航在山河科技定購的飛機正式交付,這是山河科技10月份交付的第6架飛機。這五年,株洲已基本形成集中小航空發動機研制、通航整機制造、配套衍生和通航運營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。中小航空發動機、輕型運動型飛機市場占有率分別達90%、70%。
株洲市蘆淞區委書記 唐衛湘:抓住湖南省獲評全域低空開放試點省的契機,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產業,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中小航空發動機研制基地,全國一流的通航整機制造基地,全國一流的通航運營中心。
企業要創新,制度也要創新,“鏈”是湖南打造先進制造業的抓手。
在衡陽,這家智能穿戴設備生產企業每月產能達到100萬套,今年已實現產值7.6億元,帶動十多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駐衡陽。目前,衡陽市電子信息產業鏈有重點企業39家,2020年實現產值180億元。主要涉及電子材料、電子元器件、顯示面板、人工智能等領域。
萬魔聲學(湖南)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洪至中:我們將進一步擴大投資,立志打造成科技化、資訊化(智能化)、自動化的標桿企業。

從2017年開始,湖南建立省領導聯系產業鏈工作制度,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建立“鏈長制”,“一鏈一策”。針對先進軌道交通裝備、新材料、航天航空等重點產業發展,先后出臺政策措施,形成完善的配套體系。如今,湖南已形成工程機械、軌道交通、中小航空發動機及航空航天裝備三個世界級產業集群,全省涌現裝備制造、材料等萬億級產業,13個千億級產業多數集中在制造業。
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,這五年,湖南以智能制造為統領推動產業轉型升級,引導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,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制造業發展。
長沙雨花區以智能光學及裝備等龍頭產業集群為抓手,加快部署先進制造業。這款最新研發的2.5億像素電影鏡頭,不僅可以用于8K電視和電影拍攝,市場價格也遠低于進口鏡頭。
湖南長步道光學科技公司董事長 李四清:下一步要成立國內有影響力的智能光學研究院,打造全國領先的工業鏡頭檢測中心。

今年,湖南省委、省人大將《湖南省先進制造業促進條例》納入立法計劃,率先在全國開展先進制造業地方性立法。今年以來,湖南還推出創建“五好”園區、打造新興優勢產業鏈等舉措,全力推動實施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“八大工程”。
如今的制造湘軍,有制造業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和產品22個,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232家,新增上市制造業企業8家,已經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格局。全球首臺海底鉆孔取芯鉆機、5G遙控挖機、超大直徑盾構機等產品不斷刷新世界之最,工程機械產品覆蓋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。
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、廳長 毛騰飛:推動技術創新、搶占技術制高點;推動產業集群式發展,梯度培育不同層級的優質企業;推動改革開放,激發動力、激發活力,在更大范圍整合資源,打造高地。
來源:湖南衛視新聞聯播